2008年9月12日,一則《三鹿集團公關解決方案建議》的電子掃描版出現在天涯社區。
在這份“公關解決方案建議”中,代理三鹿集團公關業務的北京濤瀾通略廣告公司稱三鹿應“與‘百度’搜索引擎媒體合作,拿到新聞話語權……在此事還未大肆曝光的特殊時期,盡快與其簽訂300萬的框架協議……小網站的惡意報道均可被刪除”。
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在互聯網上炸開了鍋。迫于壓力,13日,百度公開承認先后在9日、12日接到北京濤瀾通略廣告公司兩次致電要求屏蔽負面新聞,但“我們從未答應”。
據了解,搜索服務原則上不會刪除新聞鏈接,但如果網站收到律師函或者與事實嚴重不符合的,綜合考慮后會進行人工處理。業內均傳,近年來,某搜索引擎巨頭就不斷刻意進行人工處理,通過各種方式屏蔽網站和負面新聞,以此來推動其競價排名的推廣。對此,該公司矢口否認。
賽迪顧問互聯網與電子商務咨詢中心咨詢師危貴川表示, “當下,搜索引擎已經由營銷方式上升為社會大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競價排名這種模式勢必收到是否公正、客觀的質疑。如果為了金錢利益,利用搜索引擎來刪除負面信息、控制社會輿論和批評,必然導致商業利益腐蝕社會公正、引起社會失范。 ”
在業界評論家看來,如果國內搜索控制輿論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制裁,總有一天,網絡自由也將會淪為資本的附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