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怎么成了對灰色產業最為友好的廣告媒介?
這個問題可能不僅僅是搜索引擎的問題。灰色產業由于受現實法律法規的約束和擠壓,不得不不斷地尋找新的商業機會。相對于規范的商業,灰色產業嗅覺更靈敏,更樂于冒險,更不懼挫折,更喜歡擁抱新技術。因此,盡管生存環境惡劣,但他們總能找到生存空間。就像幾年前《今日美國》的報道所說,在線色情總能引領技術潮流。在那些大牌媒體公司還在小心地研究論證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影響時,色情網站已經將復雜的新技術運用得十分嫻熟了。
李彥宏說,五年后不再有互聯網公司。無需等到五年后,今天,大多數灰色產業已經率先成為網絡公司,搜索引擎正在為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客戶”。盡管由于競價的存在,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但對一樁無本萬利的生意來說,價格即使再翻幾番,他們仍然有利可圖。只要有利可圖,就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
我不認為搜索引擎能夠完全屏蔽灰色產業,就像我們無法避免患病一樣。廣告法并不是針對今天的市場情況制定的,它默認只有少數企業做得起廣告,廣告發布者對幾十個、幾百個廣告主進行審核,不會成為一個嚴重負擔。但是,當廣告主變成幾十萬個、幾百萬個,這種審核就成為一種自欺欺人的表演。
百度現在只有20萬家廣告主,做做樣子還可以承受。我相信有一天它將有200萬家甚至更多,百度要為此配備一支多么龐大的審核大軍,才能夠保證每個廣告主的資質和每條廣告的準確性?而且,這支審核大軍的每一員,都要具備與灰色產業經營者相匹配的決心、執著、毅力、智慧和責任心。這,可能嗎?
規則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比如徹底禁止某些關鍵詞的買賣。技術也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比如更好的相關性算法。但毫無疑問的是,灰色產業必定與搜索引擎長期共存,搜索引擎要想免除責任,就必須執行一條鐵律——將廣告與自然搜索結果明確區分。只有當用戶明確知道,哪些是廣告,他才會保持警惕,也才可以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