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中國經濟的飛速成長舉世矚目。但有一點卻讓我們感到尷尬,那就是至今沒有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與我們日漸強盛的國力相匹配。
這的確是不太正常的現象。因為,無論是美國的IBM、通用,還是日本的索尼、豐田或是韓國的三星、現代,人們只要一提起這些國家,很容易就能和這些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聯系起來。
作為非常朝陽的互聯網企業,我們一直是通過自由市場的競爭成長起來的。我認為,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更有責任去做全球化或者說國際化的嘗試。其實,早在四五年前就不斷有外國朋友問我:“什么時候中國會出現一個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我對他們說,大約是在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量達到全球第一之后五年多的時候。
為什么這樣說?因為任何技術革新,都是由需求來推動的,市場推動需求,才相應讓人去找到解決的方案來進行創新。而由創新產生了新的應用,新的應用又從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推廣到全球。我覺得,直到中國真正成為世界上互聯網人口數量第一大國時,我們才可以比別的市場更早碰到用戶的新需求,因而更有可能產生創新,產生可以推廣到中國以外地區的這些應用。
2008年中國成為世界互聯網第一人口大國。不久前CNNIC剛剛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表明,中國網民人數已經接近4億人,這也為中國互聯網企業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
過去15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更多地使消費者認識到互聯網,并讓他們從使用互聯網中獲益;未來,也將有更多企業通過互聯網應用而獲益,尤其是傳統產業和互聯網的結合?,F在這個趨勢也已經開始顯現,中國互聯網應用中增幅最快的幾項都和商務交易相關,比如網上支付、旅游支付、網絡購物等。
隨著互聯網產業逐步走向成熟,我相信下一個10年也正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國際化的真正機會。百度從幾年前就開始了全球化的相關工作。2008年百度日本公司正式開始運作,目前已經成為日本當地第四大搜索引擎。
國際化很可能是一個比較長期的工作,而且需要比較大的投資,但是總有一天我們會看到這種投資是值得的。百度內部已經設立了這樣一個目標――下一個10年,我們要讓百度這個名字在全球一半以上國家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幾年前曾在央視熱播的一部紀錄片叫做《大國崛起》??催^這部片子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國家的國力越強盛,經濟就越強大,它的企業就越能在全球發揮影響力。我相信,未來10年,一定會有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企業在我們這一代企業家手中誕生,也只有具備全球影響力才能夠真正稱得上強大。
(作者為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